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发布时间:2024-02-29 12:06:18 来源:雷火电竞app网址 作者:雷火电竞app官方下载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由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市(州)、各部门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工业强省战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三个整治”(工业、城市和农村污染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下大力气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还“三江清水”、建设“生态四川”的目标。要按照《规划》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把防治污染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到

  2005年削减12%、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比2005年分别削减5%。同时以“三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开展32条重点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群众饮用水水源安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项目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资到位、监管到位和领导到位。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立足本职岗位、实行部门职责和环保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严格环保执法监督,督促企业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动员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高度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合理性。建立评估考核机制,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重点流域与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2008

  2010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要作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努力实现新跨越”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本规划在总结“十五”期间我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我省“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确定“十一五”工作的重点任务,提出规划保障措施,是指导我省“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以“还三江清水,建生态四川”为核心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为主线,加快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三个转变”,切实抓好工业污染源、农村污染源和城市污染源的整治,突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确保人民饮水安全。依靠观念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制订并组织实施本规划,对推动我省创建发展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生态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十五”期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部署,全面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开展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全省生态与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深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提出“三治一保五落实”的总体要求。先后下发了《四川省各市州党政一把手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等决议,将环保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年度目标考核。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开展试点、培育典型以及各级、政协监督检查等工作,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局面。

  环境法制进一步健全,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我省先后出台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分级管理规定》、《四川省环保局行政执法重大事项监督管理规定》、《四川省环保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环保行政许可事项管理办法》、《四川省环境污染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等多部法规文件,狠抓执法培训和“四五”普法的落实。各级对环境执法加强监督检查,各部门联合开展了多项环境执法行动。环境监察机构强化对排污企业的执法检查和现场监察,有效防止了环境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

  环保投入不断加大,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控制各级政府在工业污染源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系统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我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控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从2000

  97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78万吨,减少了30%;烟尘排放总量从85.6万吨下降到79.2万吨,减少了7%;工业粉尘排放量从的56万吨下降到38.4万吨,减少了31%;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从407万吨下降到116万吨,减少了71%。4.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进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成都、绵阳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05

  25%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酸雨的比例有所下降。截止2005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25座,处理能力181.3万m3/d,生活污水处理率23.4%;投入的运行生活垃圾处理场(厂)40座,在建33座,生活垃圾处理率58.3%。生态保护与建设并进,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名列前茅。到2005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28.98%,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63个,占幅员面积的16.2%,85%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各级风景名胜区112个,森林公园85个、地质公园12个。建立了若尔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等8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国土面积3.52%。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5.

  重点流域治理初见成效,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稳步推进《四川省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四川省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得到省政府批准并颁布实施。完成了《嘉陵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规划》、《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全省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测算》等的编制,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了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总量控制转变。通过流域综合整治,“三江”流域水质明显好转,五大水系水质总体上保持稳定,主要出川断面以Ⅰ、Ⅱ类水质为主。22

  19个实现全部达标。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污染控制稳步推进,重大危险源得到妥善处置。编制了《四川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积极推进21

  环境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完成了“四川省重点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算”、“长江上游流域污染总量控制及防治对策研究”、“若尔盖高原退化湿地恢复和重建研究”等599

  13个环保科技项目获得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立项资助。参加制定了《清洁生产标准─制革行业(猪轻革)》(HJ/T127—2003)等国家环保行业标准。7.

  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监测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监察、宣教现代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成立了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处和环境监察总队,19

  96个县(市、区)成立了环境监察大队。建成了500个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省环保局机关政务信息公开、办公自动化能力得到提高,与总局的卫星通讯和机要文件加密传输投入正常运行。建成了岷江、沱江市(州)交界断面11

  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重点流域水质监测月报、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和岷沱江水质专报,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周报工作。在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开展了整风学习教育,颁发了《四川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环境应急监测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8.

  环保宣传得到加强,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从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各类创建为有力抓手,引导全省各个层面广泛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使全民环境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制定了《四川省环保局环境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管理办法》,举办了沱江特大污染事故警示教育图片展览、保护母亲河等系列活动。

  8项,基本完成4项,未完成5项,规划完成情况为71%。二、“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四川省是人口大省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建设工业强省是四川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将由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不仅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历史欠账,还要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避免爆发大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维持基本的生态环境稳定。如果处理不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影响我省“工业强省”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十一五”期间,三江流域(岷江、沱江、嘉陵江)仍将是全省经济发展和工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城市化水平将持续提高,控制流域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是“十一五”面临的主要任务。

  84.8%,火电、冶金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62.23%,对工业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仅占25.97%。今后一段时期,轻工(造纸、食品、制革、纺织)、化工、建材、火电和冶金等重污染行业依然是我省工业的主体,意味着我省在未来的发展中工业治污的压力将仍然很大。原材料工业和基础工业仍将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还将继续增大。

  38%,全省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预计将达到800万立方米/天、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56万吨/天,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城市机动车数量将大幅增加,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噪声扰民等问题将日益突出,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难度加大,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任务更加艰巨。(三)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

  7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农业生产资料源于矿产资源,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能源和原料的需求量将会持续扩大,矿业、原材料工业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指数呈同步上升的态势。如不加强监管,由矿山开采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将持续加重。水电开发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不合理开发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相当突出,已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如水电开发引起的水生生态系统变化、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矛盾、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施工期废水弃渣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85%;川西北高原干旱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44.42万Km2,退化草地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地的60%左右,沙化草地面积以每年4000公顷的速度不断扩大;生物入侵和有害生物灾害危害加重,草地鼠虫害面积已占牧草地面积的18.23%。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功能降低,森林的生态功能尚待恢复。随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临近,生物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恢复的任务艰巨。(五)农村环境问题日趋突出

  四川为传统的农业大省,随着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农村小集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药、化肥、秸秆造成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省农村面源污染物入河量已占到污染物总入河量的30

  40%,部分地区达到70%。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已是河流大肠菌群超标的重要原因。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尚处于空白,农村环境污染是“十一五”面临的新问题。

  1万枚放射源亟待安全处置。另外,无线通信、电力输送等伴有电磁辐射和感应的设备越来越多,电磁辐射对公众的身体健康有潜在的影。


雷火电竞app  
雷火电竞app
电话
短信
联系